公告版位
2018/3月中有兩名日托or全日托名額
希望是新生兒長期托育
歡迎準爸媽來電洽詢0929--528--368 (林姊)

第 01 講 - 嬰幼兒的健康與安全

健康生活,一直是人類社會的核心價值,兒童最佳利益,也一直是眾人耳熟能詳的口號。但是,嬰幼兒自我照顧能力缺乏,因此,嬰幼兒健康照護,成為目前全球最受關注的健康管理議題,也是各國醫療福利政策規劃,不得漠視的要項與服務。由於,這是一個主要由成人宰制秩序的社會,因此,照顧嬰幼兒的成人,心目中認為嬰幼兒應該是「靜而好讀」?還是「探索好動」?會引領期待不同的成人,產生不同照顧的重點與方向。
政府在上層推動嬰幼兒健康安全成長的政策藍圖,但嬰幼兒成長環境較為單純,大部分在家裡、保母或幼兒園所,因此,家庭和托嬰機構的照顧者,對嬰幼兒的健康與安全信念,影響頗大,所以家庭單位應該發揮功能,幫助嬰幼兒培養安全及健康的生活行為,以養成日後維護自我健康的行為。
嬰幼兒健康,必須委由親近成人照護,但並非所有委託者,均能妥適的照顧嬰幼兒,此涉及照顧者的能力及觀念。不少人認為,生存及健康是天賦人權,是物競天擇的結果。事實上,每位年幼兒童,能吃能喝、能走能跑、能哭能笑,這些看似上天賦予人類的能力,都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累積所有人類關懷、教育政策、衛生保健、社會福祉、家庭功能,才能建構幼兒穩定安全的生活鷹架,自在的成長發育。 楊金寶老師提供

第 02 講 - 0-3歲嬰幼兒的發展特徵

在這個講次中,首先說明嬰幼兒發展的一般原則與特性,包括:(1)發展具方向性(從頭向腳部發展、由近端向遠端發展、由簡單到複雜),(2)發展具順序性與階段性,(3)發展具敏感期與關鍵期、(4)嬰幼兒期的可塑性最高。此外,並進一步依發展領域(domians)分別討論出生至3歲之嬰幼兒,在四個發展領域上的發展變化,分別為身體動作、認知、語言、及社會情緒的發展。現場也邀請到專家及幾位家長,分享他們在照顧0-3歲嬰兒時的常見疑問。

mays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淑雲」老師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
幼兒的語言發展,受認知、學習能力等因素所影響。因此,孩子由認知活動所習得的觀念,將建構及語言內容;而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則會影響學習活動的進行與經驗的汲取。
幼兒會受年齡、理解、環境等因素影響,常表現出「易分心」的現象,然而這並不表示他們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症候群」。往往只需要適當調整互動與教學的模式,或簡化教學步驟,配合孩子的興趣來引導,就能改善幼兒注意力的問題,使其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mays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 萬芳醫院 皮膚科 江盈儀醫師

異位性皮膚炎是小兒皮膚炎中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皮膚病。病患常因全身搔癢而影響學習,同時皮膚常常會有乾燥脫屑,紅腫的溼疹變化,反覆搔抓也會產生大片的傷口甚至造成色素沉澱而影響外觀。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雜誌在2008年10月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發展中國家小朋友大概有10~20%患有異位性皮膚炎,而成人中則大約占有1~3%。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在五歲前發病(85%),六成是在一歲前發病。父母之一若有過敏體質,孩子有三分之一的機率遺傳到,如果兩者都有過敏體質,孩子遺傳到的機率將提高到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如何正確及早診斷異位性皮膚炎,非常重要,診斷異位性皮膚炎有以下幾個重點:
一。必要診斷條件包含了:
1。皮膚搔癢

mays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萬芳醫院小兒部兒童胸腔科主任 黃亮迪醫師】

小寶自出生以來喝奶就不太需要大人來操心,體重也都中規中矩地長得標準,直到四、五個月大起,變得喜歡大人逗他玩、玩得開心,甚至連喝奶也要人家哄,否則就慢慢吃,不專心,整體喝奶量頂多維持跟先前差不多,但大部分都比先前來得少。這樣情況持續超過了二個星期,媽媽開始擔心,怕小寶的體重越養越瘦。於是帶著小寶去找醫生,醫生說有可能是厭奶期,順便提出添加副食品的看法。

副食品的外文譯為添加的食物,亦即為喝奶以外額外添加的食品。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消化系統也漸臻成熟,約莫四個月大起,原本只可以消化乳蛋白的胃腸道系統,也漸漸開始能消化一些纖維質,多醣類的食物。故而,蔬果類的食物是可以嘗試的。使用的方法是:煮過的青菜湯、新鮮的水果壓榨成汁再加水稀釋一倍,先從量少開始試。青菜的選擇儘量以綠色蔬菜為主,如A菜、青江菜等,菜葉及葉梗還不能給寶寶吃,久燙不爛的青菜也不適合使用,太冷的菜如大白菜也避免使用。水果的選擇可選較軟較易擠壓者,諸如柳丁、木瓜、水梨類。儘可能不要選太硬的如芭樂等。也不要選太冷的如柑橘、西瓜等。若要堤防小寶寶產生過敏症狀,除了柑橘、西瓜類盡量不要外,遇到小寶寶吃完副食品有出現嘴唇周圍發紅、發腫或嘔吐、腹瀉時,就得暫時停止使用此副食品。

因為國際母乳協會建議,餵母乳的寶寶持續哺餵母乳至六個月大,中間並無建議任何添加副食品的配方。若已是餵哺母乳正常的寶寶,就算不添加蔬果及米粉等五榖類也是可以持續餵母乳至六個月大。除非出現母乳不足,嚴重厭奶或其他原因必須中斷母乳才考慮採用副食品添加。但原本就餵食配方奶(自一、二個月開始)而且沒有出現任何過敏狀態,且餵食的不是水解蛋白奶(特殊配方奶粉),可以在四~六個月大時間開始榖類的副食品添加,這些副食品包括嬰兒米粉、米精。食用嬰兒米粉、米精的方法是,將其自半匙起逐步增量加入奶水中搖勻餵食寶寶或是使其用奶粉或奶水調成糊狀用湯匙餵。最好是原味的。

食用米粉或米精約二個月,如果順利的話,可以進步到嬰兒麥粉或麥精,原因是太早使用嬰兒麥粉、麥精,容易造成寶寶腹瀉、便秘、嘔吐或皮膚出疹等過敏反應。

寶寶六個月至十二個月大之間,腸道的消化能力比先前更加成熟,但仍未達成人的標準,這時的食物熱量來源,奶類所占的比例可以漸漸減少為六至七成,其他的用副食品來取代。這些副食品食物包括五大營養素,蔬果類如馬鈴薯、胡蘿蔔、蔬菜泥、前述的水果(柳丁、木瓜、蘋果泥、香蕉泥),豆類如豆腐、豆漿等;肉類如肉泥、肝泥、吻仔魚、細肉鬆等﹔蛋類則建議採用蛋黃即可(先不要用蛋白,以預防小寶寶過敏),蛋黃水煮熟壓成泥,是一道可口的菜餚﹔最後是五榖類,諸如米煮成的稀飯或白飯﹔麵粉製品的麵線、麵條及土司麵包(去皮),餅乾等。皆可單獨食用或是與蔬果、肉、豆類或蛋類搭配食用。注意事項:儘可能不要添加調味料或醬油,也儘可能不要添加蔗糖或太甜的食物。製作出來的食物越天然越好。

寶寶六個月到十二個月大時,由於長相可人,可謂人見人疼。再加上這時寶寶可吃副食品,大人總是會將自己在吃的食物(如自助餐的便當,聚餐的菜餚)餵幾口給寶寶吃,但寶寶可能吃了會吐出來,或是勉強咬幾口吞下去。結果是因為這些食物較油較甜、口味較重。接下去寶寶可能不會想吃自己的副食品,喜歡上大人吃的食物,卻吃不了多少。家長宜三思。

一歲以上的寶寶,大致上食物可以再放寬些。諸如鮮奶,優酪乳等乳類製品皆可漸漸嘗試。蛋肉類的選擇也較放寬。但是食物還是以嚼之易爛、易吞、不會卡在喉頭的食物為原則。一直到三歲之前,食物的選擇都不適宜用炸的硬食物。

寶寶的副食品要以吃出健康,吃出聰明為遵守原則。寶寶如果對我們準備的食物沒有興趣,不要氣餒、不要強迫。注意好他有否遵守正常的生長曲線(正常的身高、體重及頭圍成長),只要不是太離譜,我們還是要懷著信心,繼續努力下去。


mays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21 Sun 2010 17:55
  • 年假

      九天的年假,前七天都在下雨,懶得出門,躲在家中看一堆影片,第八天終於雨勢稍歇,趕緊將全家的床單床罩等搬去自助洗烘店烘洗一番,下午將裡外整潔工作全部完成後,晚上去逛師大夜市及公館了,要不然下周一開學後,又有得忙喽!想到當醫學院讀的空大今年十月就可申請畢業有媳婦熬成婆的成就感哩!嘻!加油!

      年假的最終日,竟早早起床,跟先生再看一次(明日的記憶),也再一次陪著流一些眼淚哩!近中午去市場繞繞,繞完在市場小吃攤吃麵,竟被老闆遺忘了,不爽的離開,打電話約兒子到周胖子去大快朵頤一番去也!

      想要嘗試弄自己的部落格,無奈能找不著頭緒,仍求助兒子才上傳及連結了一些相簿,科技產品太神奇了,但苦了我們這個半腐朽的腦袋哩!這也要加油!

mays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3 Sat 2010 16:19
  • 除夕

      記得20年前新婚第一年除夕,適逢西洋情人節,我蓬頭垢面張羅拜拜用.圍爐用的菜色,忙的不可開交的,但輕鬆的外子,無所事事的去超商買了金莎巧克力矇混為情人節禮物,已騙到家果然不值錢了!

      今天一大早,將備好的素食加熱.裝盒,拜拜用水果.餅乾一切就緒,還煎了生煎包當孩子的早餐,匆匆上路往金寶山出發,又濕又冷的天氣一路上只見車,很少人,但要到達金寶塔時已上不了山了,須停在鄧麗君墓園旁,再搭接駁車上山,一進塔裡,祭拜已是人山人海的盛況了!

      擺放食物時,竟發現主要的發糕.年糕都沒帶到,只能擲杯告知祖先,自己太糊塗,等待時刻取出自備的八卦雜誌佔好位子,時間比往常好混多了!中午下山,繞去金山老街買鴨頭,回到家已2點多,煮個熱湯,擺上拜的素食,外加鴨頭及葡萄,吃到三點半,全家人滿足的個回房間喽!聽到老爺子的呼聲了!我跟兒子女兒各佔一台電腦上網去也!

mays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畢此書,思緒飄回兒子小二某天的情境:剛搬家,日子尚未就緒,又面對固著難教(因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子又再為小事抓狂而無理取鬧,自己在無奈又無力處理的情形之下,只好奪門而出,去按了尚不太認識的鄰居門鈴,也因此因緣際會的接觸了教會,並介紹一套親職教材--「家會愛人、也會傷人」,初次聽見此一詞句時,內心就激動澎湃不已!因為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認知概念啊!

當工作量與親子關係成絕對反比值時,國二的兒子已明白告知要放棄自我隨波逐流去了,因此只好不顧先生反對,毅然決然離開職場完全投入家庭。為了挽回自我放逐的孩子,選擇與先生就讀空大,除了自我成長,又有「以身作則」的效果,事實證明,效果宏大。

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我是在當了爸爸以後,才學會如何當爸爸」現實生活中,似乎也沒有人天生就可以當好父母的。在修「親職教育」的最後一堂面授時,老師邀請我們夫妻倆發表共修此科的心路歷程,沒料到我倆竟都說到老淚縱橫哩!教授說,我們都被原生家庭傷得很深且無法釋懷。(開始想要正視此一問題了……)

四年前的除夕夜,跟二姐促膝長談守歲,話題觸及與父親的相處過程,竟然發現彼此都曾有「希望父親消失」的念頭,一直以為只有自己叛逆及大逆不道,原來連內向文靜中文系畢業的姊姊也感同身受啊!兩年前的父親節,已過八十的老父親竟紅著眼眶對著我們姊妹說:「為什麼你們甚麼事都不敢告訴我,我真的這麼可怕嗎?」……今年年後,老父親一度失智,並無自理能力,靠外子揹進揹出醫院,幸好三個月後清醒回復,父親像脫胎換骨般,對待子女溫柔有加,卻更令人唏噓與不捨哩!

兒子小一那年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時,被父親怪罪為「自己不會教小孩,硬是要給孩子扣上有病的帽子」徒增我在教養路上的苦。小二就有想結束生命的念頭,所以我帶他去參訪地獄(中部的一所廟宇,有天堂及地獄,要買門票的)並灌輸自殺為大不孝的行徑……幸好到了國中有我的導正,考上公立高中,但卻在高一暑假,因性向問題,父子二人大打出手(先生覺得人生無望,欲拿刀砍兒子,兒子動怒反撲……)此情此景、傷痛難耐,衝進廚房大吼:「乾脆瓦斯開了,一了百了……」要不是嚇壞的女兒的尖叫聲喚醒了家人,後果確實不堪設想。接下來不久,兒子又因感情問題鬧自殺,那晚我跟兒子泣訴:「我為了你,一路這麼辛苦陪伴,難道你一點都沒感覺……」停了數秒,兒子說:「既然你也活得很累,那你跟我一起走嘛!」我說:「如果你一點都不在乎我,那是我的失敗,我認了,但我上面還有老父母、旁邊還有你爸爸、下面還有你妹妹要照顧,我沒辦法像你一樣不負責任的拋下一切啊!」

幾年前,因經濟壓力而二度就業困難,於是投入「證照保母」一職,在家接24小時照顧剛出生貝比,曾經有過一星期無法好好睡覺記錄,高中的兒子也是此時開始深刻明白照顧孩子的甘苦,我跟他說「照顧你的辛苦,遠比此時苦十倍以上,何況當初都不懂如何當媽媽哩!」後來先生中年失業也去考照,如今夫妻聯合托收四名小孩,自己的一對兒女已分別高一與大二,且因感念媽媽的用功讀書,竟已不需碎碎念,也都能對自己負責任了,對於現在家庭生活而言,簡直在倒吃甘蔗,昨晚還在安排慶祝結婚20周年的家庭聚會呢。

摘一段書裡頭的內容:「在夫妻與親子關係中,你是個商人嗎?如果不是,你是什麼角色呢?我選擇做一個學習愛與被愛的實習父母,我的父母為了我做了那麼多的事,但在成長經驗中,一不小心就會讓我遭受到傷痛。他們不是故意的,只是他們不了解,愛不能有期待,愛是沒有附帶條件的,付出只是為了愛這個家,父母所能做的,不可以有太多的希望和比較。」沒錯,愛是不能有失望,失望是由於我們假借愛的名義,做了許多與愛無關的事喔!

本書主要探討16~22歲青少年發展後期的任務,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扮演的角色,並能用「對」的教養態度來陪伴孩子成長。本書從家裡的傷痛談起,父母的愛可以是溫暖安全的,但也可能是傷痛的製造場所。而孩子需要什麼?不是金錢、不是玩具,更不是父母的「打分數」,而是無所求的關愛。父母的愛如果是沒有條件的,父母的支持如果是不要求回饋的,親子之間的互動就會比較容易些!父母的責任,就是在孩子犯錯時,仍能給予支持和鼓勵。永遠的支持和鼓勵是父母的天職,一個有愛的孩子才有希望,一個被父母期待的孩子才有未來!當家庭出現問題的時候,如果都能夠各退一步,站在對方立場做思考和體會,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了,而成為美好的經驗。再加上能常保幽默感,才是最具智慧之人。讓自己簡單過生活,因為家人不是可以用投資報酬率來衡量的,如果不把愛放在家庭的第一位,這個家就會失去方向,看不到指引的燈塔。愛不是占有,而是分享!

盧蘇偉的書真的棒,有關愛的寓意,他曾告訴他的孩子,他是永遠的實習爸爸,請原諒爸爸每一次的不諒解,讓爸爸好好學習。這本書真的是值的一看再看,用"心"體會才能有所收穫!


mays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樂樂的照片

 

P1000606

mays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3